2023年5月6日,立夏。
万物至此皆长大,故名立夏也。立夏就好比万物的“成人礼”,到这个时节,都长大了。
物候:樱桃熟了,青梅可以酿酒了
你看,樱桃长大了。挂在枝头,晶莹剔透,令人垂涎。对于一些吃货而言,入夏的标准才不是“连续5天的5日滑动平均气温≥22℃”,太繁琐。樱桃熟了,可以入口了,那就是夏天来了。还有比这更鲜活的换季标准吗?
游客在湖北恩施宣恩县一生态果园里采摘樱桃。新华社资料图
你看,青梅也熟了。青色小果挂满枝桠,随风摇动。生吃过于酸涩,那就酿酒吧。洗净、晾晒、戳好小洞、码进玻璃罐、放入白酒和冰糖、封罐。等到来年夏天,醇香浓郁的青梅酒便酿好了。是的,美妙的滋味是需要时间的。如果你等不及,那也要至少等3个月哦。
青梅。IC供图
你看,花也开好了。茉莉和铃兰,小巧玲珑,清新脱俗,如同小家碧玉的美人一般。也有浓艳飒爽的凤凰花,火红一片,如云如霞,让人难以挪目。
顺德,凤凰花盛开。南都资料图
你看,广东的“棉花“也挂上了枝头。什么?广东还种棉花?其实是异木棉的果子。异木棉花落后,枝头便长出牛油果一般的果子,这些果子“绽放”后,就是一团团白色棉絮,像圆滚滚的“小雪球”,风一吹便飘散开。
对棉絮过敏的人群要注意避开,不过木棉花絮的飘散期是15至20天左右,一般到五月底就基本结束了。
异木棉的果实成熟后爆开,变成棉球挂在树梢。南都资料图
打卡:到汕头,感受“升腾”的力量
在这万物升腾的时节,如果说广东哪座地标建筑与立夏“配一脸”,那绝对是汕头的《升腾》雕塑。
两个半球之间,三颗星辰仿佛冉冉上升、刺破天际……正如它的名字,《升腾》雕塑体现着汕头这座城市蓬勃向上的精气神儿。
这座雕塑建于1990年12月,位于汕头市龙湖区政府广场,是汕头经济特区的标志性建筑,本地很多人把它称之为“升”。
据《名家志》微刊介绍,这座雕塑由广州美术学院钟宝驹设计,台基正面是红色花岗岩,镶嵌着“汕头经济特区”钛金铜浮字;两个张开的半圆铜球,象征花蕾胚胎绽放;三根不锈钢柱子是三棵芽,代表汕头经济特区蓬勃发展。
设计理念上,石、铜、不锈钢三种材料分别象征着石器时代、铜器时代、铁器时代,寓意人类发展历程迈向高科技时代,也代表汕头经济特区事业发展日日上升。
《升腾》雕塑之所以立在龙湖区,也是有讲究的。龙湖是汕头经济特区发祥地,1981年11月,国务院批准汕头试办经济特区,范围1.6平方公里,也就是现在龙湖区政府大楼及周边土地。自此,龙湖成为汕头经济特区的“试管”。汕头的特区梦,从这里升腾。
《升腾》雕塑。(摄影:方淦明)
《升腾》雕塑还登上国家邮政局发行的《经济特区》纪念邮票上。
1994年12月10日,国家邮政局为反映我国设置经济特区的建设成果,发行了《经济特区》纪念邮票一套5枚,将汕头、深圳、珠海、厦门、海南五个经济特区的标志印入邮票中,其中汕头邮票的标志即为《升腾》雕塑。
很多人可能觉得汕头是上个世纪末才建立的经济特区,文化底蕴浅薄,其实不然。在成为经济特区之前,汕头就是非常有商业气息和贸易潜力的一座海港城市。关于这一点,小公园就是见证。
小公园不是公园,它是一个地名,是汕头最早的市中心,是现在汕头老城区的名字。
早在1860年(咸丰十年),汕头就正式对外开市,成为全国第三个、全省第二个设海关的口岸。不少国家在汕头设立领事馆,开办洋行、教会、学校、医院。自此,汕头开始了完全区别于其他近代开埠港口的、中西结合的城市进程,汕头港口逐步呈现“万国楼船”“云集鳞聚”的景象,汕头也成为粤东的经济中心,又称“汕头埠”。小公园也因此赢得“通洋总汇”的美誉。
到了上世纪二三十年代,随着华侨资本的涌入和民族工业的兴起,汕头“商业之发达已骎骎乎,有追踪沪粤之概”。这里,“骎骎”是形容马跑得很快的样子,比喻汕头商业发展得很迅速。
汕头市小公园中山纪念亭附近的民国建筑。新华社发
广东省汕头小公园开埠区里的中山纪念亭。新华社发
可以说,小公园见证了汕头“百载商埠”历史。如果说汕头的特区梦从龙湖升腾,那么其商业气息和文化底蕴则是从小公园升腾。
统筹:胡群芳 关健明 金国华
文案:刘兰兰
插画:金国华 原毅